欢迎光临!今天是:
泉州市侨联>> 经济科技

亲清营商 优无止境——泉州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系列综述之二

发布时间:2022-08-16 21:00: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泉州晚报   浏览次数:
分享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世界银行发布的一项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0.36%。



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泉州不会放过每一次提升营商环境的契机。


“我们现在回头看,晋江民营经济及‘晋江经验’的萌芽,正是始于改革开放之初党委政府就具有的担当作为,以及良好的政企互动传统。”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的评价,是泉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历史印记。


“政府在我们项目立项、建设、运营等过程中给予了无微不至服务,欢乐水世界项目仅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就建成开业。”泉州八仙过海度假区副总经理姜山的感慨,是对泉州良好营商环境的当下认同。


“企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今年以来,泉州万名干部进万企,把车间变成“圆桌”,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这种高效的政企沟通、互动姿态,是泉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坚持方向。


多年来,泉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牢记“晋江经验”提出的“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通过服务升级、政策升级、互动升级等模式,把泉州人浓浓的人情味转化成厚厚的竞争力,续写发展路上更多精彩故事。 



服务升级 干部服务与企业发展同步加码,把赋能做到极致



在恒安集团总裁许清流眼里,“一个有眼界的政府,胜过任何财政奖补、土地优惠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面对能不能联户集资办企业问题,晋江态度明确——只要不是经济犯罪,“完全可以”,并于1980年8月在全省率先宣布允许农民集资办企业、集资企业雇工等政策;上世纪90年代末,面对买方市场,晋江适时推出“品牌战略”;新世纪以来,面对家族企业转型升级,推出改制上市战略、精益管理战略……在企业敢拼的背后,总能看到政府敢于给政策,干部敢于陪探索的身影。


正是这种眼界,带动干部服务与企业发展同步加码,在不同的时期,为企业赋能最大化。也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能力,让企业在泉州发展,更为安心。


从1985年晋江安海镇的一家小作坊,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生活用纸和妇幼卫生用品制造商,许清流说,如果从地理空间上来说,恒安把总部基地设在中国中部地区更加合理,因为生产和市场辐射面更广。之所以坚守在晋江,是因为这里的政府办事效率,还有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走进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数百套科研仪器呈现眼前,其中一个仅有5名科研人员的实验室,一年产值就达3000万元。面对佳绩,院长王文琪首先把功劳给了党委政府。“需要土地给土地,需要研发设备就补贴经费,需要市场客户,就带着企业上门来。”他说,“有这样的营商环境,研究院没理由做不好。”


企业的安心,还来源于系列保姆式的服务,“一企一策”落到了每一家企业,就是泉州实体经济制胜的重要法宝。


几年前,海归博士聂泳忠放弃国外高薪来到泉州,一手创办起西人马联合测控公司。对于这家“梦想做世界领先的中国传感器”的初创企业,泉州、洛江成立专门服务小组,一支团队、一跟到底。


一套人马,全程代办审批事项;一个原则,全程化解审批梗阻;一次办好,全程提速审批服务。落户石狮光子技术产业园的鸿日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地专班“三个一”服务代办制的受益者。原本要3天才能拿到的企业营业执照和公章,仅用3个小时就办好了。“看到这样的干事热情和服务效率,我悬着的心彻底放下了。”该公司总经理吴清水说。


“有问题,找专班”成为项目业主们熟悉的口头禅。2020年3月,总投资500亿元新台币的国亨泉港石化项目落地泉港,项目业主还未启程来泉,泉港专班服务小组已第一时间成立。“从签约到项目开工,仅用了一年时间。”泉州国亨化学有限公司顾问梁仁竭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精诚服务是泉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源头活水”。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服务升级版正在发光——


着力打造审批服务自由裁量权的“泉州标准”。泉州在全国率先规范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构建“全事项、全过程、各环节”相互配套协调的标准体系。


着眼提升服务质效,推进“局长走流程”活动向纵深发展。全市366个部门参加“走流程”,首批梳理解决存在问题580个,有力推进了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提升审批服务效率。


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一企一策促发展”专项行动,一个月以来推动市、县、乡三级领导挂钩企业达9434家,累计走访企业9109家(次),答复企业问题2135个,正在推进解决问题311个。


干部俯下身,及时引导、优质服务,让泉州多年来的企业信心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01.jpg

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我市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图为日前在晋江市盼盼食品饮料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操作自动化生产设备。(张九强 摄)


政策升级 政策制定与企业需求同频共振,让企业轻装上阵


60余万元退税款1天之后到位,南安辉兴织带的老板黄桂瑜松了一口气。由于今年3月的疫情,她的仓库积压货值达1400万元,资金周转出现压力。通过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她获得了渡过难关的底气。


在感知干部服务越来越贴心的同时,企业家们明显感觉到,泉州有关企业的扶持政策不断优化改良,制定更具精准度,兑现更具时效性。


政策发力,是先导条件。


今年春节刚过,泉州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重磅发布《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一份1+1+13政策大礼包发放到广大企业家手中。同样是去年春节,泉州市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动员会,发布了《关于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加快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的决定》,吹响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的冲锋号。


梳理时间轴,我们不难看出,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关于惠企政策的布施,泉州总是在开春的第一时间送达。多年来,《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举措,《泉州市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行动方案》《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行动方案》等各式政策层出不穷……年复一年、持之以恒,代表着泉州支持企业的决心,也在全省乃至全国创造了众多经验:


“信用变现”解企业资金之“渴”,经验全国分享。通过泉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信易贷平台),小微企业信贷获得率大幅提升,截至上半年平台注册企业61959户,入驻金融机构41家,累计发放信用贷款3617227万元。


开办企业“零成本”,全省首创。2019年8月泉州在全省率先打造“零成本开办企业”城市,按照当年全市新增5.5万家企业主体、单套印章费用约400元测算,该举措就可减免成本至少2200万元。


奖补政策“无感”兑现,全省率先。台商区“亲清家园”智慧平台的“免申即享”服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通过平台精准派送奖补短信给受惠对象,企业只需在手机端一键点击“签收”即可兑现。已兑现审核奖补总资金超亿元,流程比线下压缩50%以上。


在各类创新政策的加持下,泉州市场活力持续被激活也收获了企业信任。目前,泉州的市场主体高达130多万户,连续多年全省第一。


互动升级 政府定位与企业价值同向而行,不越位也不缺位


改革开放之初,晋江陈埭乡镇企业起步早、发展快,却遭受“投机倒把”等非议。对此,晋江党委政府领导选择力挺企业,自此开启“乡镇企业一枝花”的传奇。


30多年后,面对余波未平的金融危机,晋江召开工商企业界千人大会,企业家被请上主席台。此后,各地各部门各类高规格的企业家座谈会,成为政企互动的标配。“享受市领导待遇”的企业家们备受振奋,一代一代接力续写辉煌。


历史弹指一瞬间,不同故事却力证着同一个真理——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政府定位与企业价值同向而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践行亲清政商关系,最根本的是全面把握“亲”“清”内涵,政府的角色既不能“缺位”,更不能“越位”。


亲,就要把企业家当自己人,多做暖心的事。


今年3月疫情结束后没多久,盼盼集团董事长蔡金钗接到了一位泉州市领导的电话,问怎么突然工厂用电量下降了?有没有需要政府帮忙解决的?“我问了厂长才得知,电量下降主要是启动了新厂,产能转移至新厂后,旧设备停用所致。”蔡金钗说,这一通电话,看似小事,却非常暖心。当你有需要的时候,政府就会来到你身边,为企业家解决问题,不仅有担当,而且有效率。


清,这就要求从制度上厘清政商交往边界问题,让干部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地与企业家交往。


泉州一方面制定“八个不得”负面清单,为党员干部政商交往设定底线、划出红线;另一方面对“负面清单”中适用容错免责的具体事项,启动容错纠错机制和澄清保护机制,为给政商交往中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无意过失的干部“撑腰鼓劲”。从事文创雕刻的“90后”设计师小张的项目,曾一度招来破坏海岸线的质疑,泉州市和惠安县纪委监委调查后,启用容错免责机制,既让企业的项目正常运转,又给了干部最大的保护。


更多的创举,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泉州践行“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搭建全省首条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热线。热线开通以来,累计收到群众来电2419通,办结回复率100%,妥善化解了一批涉民营企业纠纷。


——组建服务民营企业律师志愿团。帮助民营企业有效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已开展座谈研讨32场次,参与涉企矛盾纠纷化解53次。


——全国首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机制。用法院的“服务指数”换取企业的“便利指数”,获评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


——设立泉州知识产权法庭。授权泉州辖区内6个基层法院拥有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泉州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格局进一步完善。


——探索形成“亲清护企”模式。连续两年被写入最高检向全国人大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并于2021年荣膺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之首。



来源:泉州晚报


编辑:闻馨婷

版权所有:泉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4646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22号
涉密不上网 上网不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