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泉州市侨联>> 侨界要闻

泉州归侨党员黄衍源的“特殊党费”

发布时间:2021-04-09 09:15:3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你好,我想向党组织交一笔党费。”一位身着白衬衫,胸前佩戴党徽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进泉州南安市诗山镇山一村村委会,颤颤巍巍从兜里掏出1100元递给村里的工作人员。

“您今年的党费只需96元,不用这么多。”当工作人员准备把多余的钱退给他时,老人腼腆地说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想交1000元特殊党费,算是自己的一点心意。”

老人是马来西亚归侨,名叫黄衍源,今年已80岁高龄,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是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第50年。

筹建乡镇第一所中学

“我是一名归国华侨,是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让我从一名普通老百姓成长为一名高级教师。党的恩情不能忘!”1942年,黄衍源出生于马来西亚,6岁时和家人一起回国。

后来,黄衍源考上了南安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德化一所小学,开始了一生的教学生涯。

黄衍源介绍,一开始,他是在德化霞碧小学教书,当时的霞碧小学地处山区,条件相对较差。教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整个镇里没有一所中学,学生小学毕业后,需要到很远的地方读初中。

“那时学生上初中,都是要走路去,碰上雨天,行路就更难了。”心疼自己的学生毕业后读书困难,黄衍源便和两名同事筹划,在镇里建一所中学。想法一提出,便得到了上级的支持,批了几千元建设中学。

然而,这点钱远不够建一所中学。为了筹钱,黄衍源和同事将建中学的想法告知当地村民,希望大家慷慨解囊。“好在村民对教育都非常热心,这家出点木材,那家出点瓦片,一起帮忙盖房子。”

教学楼有了,没有教师,学校也办不起来。“我们都是小学老师,对中学的教学工作不是很了解。”黄衍源说。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黄衍源想到了村里的知青。当时,镇里来了不少华侨大学的教授,黄衍源便和同事一起说服他们到学校教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镇里第一所中学愚公山中学就这样建起来了。当时不仅有初中,还有高中。”黄衍源笑着说。

黄衍源和同事筹建乡镇第一所中学的事情得到了乡镇的认可。1972年,在镇里组委、学校的介绍下,黄衍源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省下钱来交特殊党费

在德化教了几年书后,黄衍源为了照顾家中的老母亲,便向组织申请回南安诗山教书,得到了组织的照顾。回来后,黄衍源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党的感激。在西上小学教学期间,黄衍源兢兢业业、诲人不倦,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成为学校为数不多的高级教师。

如今,黄衍源已经退休20年了,但他离职不离“心”,仍保持一颗学习的心,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民生。

“能有今天闲适的生活,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前半生几十年,都在教书育人,还能为国家出点力。现在退休了,希望用这种方式,再为党为国家贡献绵薄之力。”事实上,随着年纪渐长,黄衍源患上慢性疾病,退休后的收入除了用于生活,还要支付自己和妻子的医药费,所剩并不多。即便这样,他还是坚持向党组织交纳“特殊党费”。

“这个事我从去年就开始想了,每个月省点钱存下来,想交一笔‘特殊党费’庆祝建党百年。”黄衍源说,很荣幸能够见证祖国的辉煌巨变,也想以此庆祝自己的50岁红色生日。(作者:黄睿超  张珑珑)

版权所有:泉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4646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22号
涉密不上网 上网不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