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泉州市侨联>> 侨史文化

许肇堆:募集5700万美元医药物资支援抗战

发布时间:2020-08-18 10:27:0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泉州晚报   浏览次数:
分享

享誉国际的华裔医药科学家,美国医药援华会创建者,资助推动中国的青霉素研制,帮助我国建设首座血库,组织白求恩等国际志愿者组成的战地医疗队支援中国抗战,对中国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作出积极贡献

人物名片

许肇堆(DR.Frank.co.tu i,1897-1983),旅菲美籍华人医药科学家、医学博士,原籍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历任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克里德莫尔州立医院生理学系首席主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医学专家、菲律宾总统府科学顾问等职。对中国抗战时期的军事医疗厥功至伟,对中国流行病控制、妇幼保健、医学教育及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也作出积极贡献。

许肇堆博士.jpg

许肇堆博士

苦学成材享誉国际医药界

当前,全国上下正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许多逆行前往抗疫情一线、为生命护航的医护人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在烽火连天、瘟疫横行的上世纪40年代,紧缺的医疗物资、先进的医疗技术,更加弥足珍贵。抗战期间,一位鲜为人知的华人“白衣战士”,在医疗领域为我国的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就是著名的华裔医药科学家许肇堆博士。

1897年,许肇堆出生于晋江市龙湖镇秀山村一个菲律宾华侨世家,9岁那年,许肇堆随父亲漂洋过海到菲律宾。他从小聪颖过人,有很强的求知欲,加之刻苦好学,仅用8年时间便读完了12年制的中小学课程。1914年,他考入菲律宾最高学府——菲律宾国立大学。大学期间,他也仅用3年时间便完成本科学业,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为了实现自己悬壶济世的抱负,许肇堆毅然放弃了家里安排好的、当时大多数菲律宾华侨推崇的商贸工作,决定改读医学。从文学到医学,跨度之大、难度之高,可想而知,但为了实现梦想,他义无反顾。在菲律宾国立大学攻读医学博士的五年间,为了不增加家人的负担,他没有依靠父兄的资助,而是利用晚上时间到夜校当兼职教师,半工半读完成学业。

1922年,许肇堆以优异成绩取得了博士学位,作为菲律宾国立大学第一位华人医学博士,轰动一时,当地华文报纸《侨务报》《教育报》等都刊文称他是“菲岛侨生苦学成功之第一人”。

同年,以高分通过菲律宾执业医师考试后,他在马尼拉侨界创办的中华总医院担任临床医生。第二年,他受聘于美国芝加哥的一家医院,不久后,被聘为美国芝加哥市外科权威施拖洛斯博士的助手,开启了37年的医学药学教学和科研生涯。此后,他先后担任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医学院教授及美国纽约州的克里德莫尔州立医院生理学系首席主任等职。期间,还兼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药学专家、纽约科学学会研究员、美国药理学会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等职。

许肇堆在医学药学领域中有丰硕的科研成果,提出了预防血管注射药物后发生冷热反应的方法,发明缩短捐血间隔的方法,揭示了脊柱用麻醉致命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了蛋白质在人体内新陈代谢中的机理,协助纽约州政府成立纽约精神病医院,创立纽约心理和生物研究所……他发明的特效胃药“补真力实”获得了美国医药发明专利,发明的胃溃疡新疗法,成本低廉效果良好,被视为当时医学界的创举。卓越的医学医药科研成果,奠定了其在美国医学药学界的权威地位。

成立美国医药援华会

“我们的祖国正在蒙难,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不能坐视不管。”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美国待遇优渥、拥有优越社会地位,时任纽约大学医学院外科实验室负责人的许肇堆,立即以实验室的名义,呼吁全美的医学界同事支援中国。

卢沟桥事变仅过去两个月,他便同另外两位旅美侨界知名人士共同制定了获取和运送医疗用品支援中国抗战的计划。1938年1月,在许肇堆的倡议下,他们3人在纽约发起创建民间医药援华机构——“美国医药援华会”,许肇堆被推举为会长。

美国医药援华会以医药救助中国抗战为宗旨,该会的创建,得到了在美华人社区的广泛响应和包括著名学者林语堂、赛珍珠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知识分子的关注,林语堂还曾担任该会执行委员会和董事会成员。到1940年,美国医药援华会成员已遍及美国,在美75个城市设有活跃的分会。在许肇堆的领导下,抗战期间,该会共募捐到5700多万美元,用于购买医疗器材和药品等抗战急需的物资支援中国。上世纪40年代的1美元,大概相当于如今的60美元,可以购买170斤左右的大米。

美国医药援华基金会副主席约翰瓦特博士向许肇堆后人赠书.jpg

美国医药援华基金会副主席约翰瓦特博士向许肇堆后人赠书

美国医药援华基金会副主席、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瓦特,是专门研究美国民间医药援华历史的专家,撰写了关于医疗改革者如何于战乱与疫情中建立起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悬壶济乱世》一书。2015年9月20日,该书中文版在上海举办首发仪式,他特地邀请许肇堆的外孙女张缤等后人赴上海参加活动。约翰·瓦特教授表示,在他长期对美国医药援华会历史的研究中,接触到了大量当时的史料及许肇堆与外界的往来信函,他对许肇堆非常崇敬,“许肇堆博士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十分了不起,他对中国抗战、对推动中国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在美国200多城市发起“一碗饭运动”

许肇堆的侄孙、我国石油化工设备的资深专家许志远,近年来与张缤等人多次远赴美国、菲律宾等地,追寻许肇堆的足迹。根据约翰·瓦特教授提供的史料及他们搜集到的美国与菲律宾相关媒体的报道等资料,抗战期间,许肇堆利用他在美国医药界和华侨中的崇高声望,借助美国医药援华会这个平台,组织了大量募捐活动,支援中国抗战。其中,影响面最广的,要数“一碗饭运动”。

“一碗饭运动”海报.jpg

“一碗饭运动”海报

 “一碗饭运动”以发售餐券的形式募捐,每一名认购者可以拿餐券到指定餐厅吃炒饭一碗,扣除成本后的收入用于赈济中国灾民、支援抗战。据美国《旧金山纪事报》报道,仅1938年6月17日当天,就吸引了超过20万的旧金山市民参加该活动。随后,该活动还在全美200多个城市产生联动效应,并扩大到英国、加拿大和南美洲多个国家。

美国旧金山媒体大篇幅报道了“一碗饭运动”.jpg

美国旧金山媒体大篇幅报道了“一碗饭运动”

据统计,该活动在1937-1938年期间,共募集资金170多万美元,救济了数十万国内难民,随后还扩展到欧洲、南美洲等地,衍生出各式各样的支援抗战形式,构成一条抗战国际阵线。

为了整合美国民间支持中国抵抗日本侵华战争的组织,美国医药援华会与其他美国7个民间援华团体合并,组成“美国援华联合会”,许肇堆被推选为第一副会长。不久,他组织该会发起另一场著名的全美“中国周”募捐活动。该活动得到包括纽约州在内的14个州的州长和纽约市等220多个城市的市长积极响应,他们纷纷发表宣言,呼吁美国人民捐款支援中国抗战。据统计,该活动在全美2000个大中小城市同时举行,参加者逾100万,共募集到500多万美元。

帮助中国建立第一座血库

输血对战时挽救伤病员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输血有个重要前提——须拥有经常性的用血储备,即血库。我国最早的血库1944年7月在昆明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座血库的建立,也凝聚着许肇堆的心血。

早在1941年8月,美国医药援华会便设立奖学金,定向培训中国的血库专业人才,让他们学习掌握当时最先进的采供血医学技术。1943年5月,以许肇堆为主出资、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华人医生、护士、技师管理的“华人血库”在纽约试运行。运行期间共采血1157份,制成57份冻干血浆,运回中国抗日前线。

1943年,美国医药援华会办公室,血库工作人员(后排)与美国医药援华会成员合影(前排左三为许肇堆).jpg

1943年,美国医药援华会办公室,血库工作人员(后排)与美国医药援华会成员合影(前排左三为许肇堆)

为了让血库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决定将血库迁回中国。美国医药援华会招聘了旅美学者、后来被誉为“中国青霉素之父”的樊庆笙在内的8名中国专家和医务人员,对他们进行有关血库管理、冻干血浆制作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准备了全套的血库设备及足够两年使用的各种消耗材料,总共67吨,让他们带回中国,在昆明创建我国首座血库,为战地救护提供了有力支援。

资助中国研制青霉素

不少市民曾在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中看到,敌我双方为了争夺珍贵的盘尼西林而展开殊死较量,盘尼西林彼时被称为“比黄金还贵的救命药。”我国第一支盘尼西林(即青霉素)于1944年研制成功,许肇堆此功不可没。

樊庆笙受命将血库迁回国前,提出想携带在美国问世不久的盘尼西林菌种回国研制。许肇堆利用他在美国医药界的声望,从美国获得了两支刚问世不久的盘尼西林菌株,并通过美国医药援华会采购了该药品所需的全部仪器设备和试剂、溶剂,让樊庆笙带回国研发。

几个月后,第一批盘尼西林在我国问世,中国成为第七个能生产青霉素的国家。青霉素的研发,为战时救助伤兵和难民、挽救成千上万同胞的生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除了青霉素,美国医药援华会还将霍乱疫苗和抗破伤风毒素针剂引入中国,捐助的霍乱疫苗超过400万剂。

抗战前线,除了缺少医疗物资,也严重缺乏具备现代医学知识的医护人员。为了培养抗战急需的医疗和护理人员,许肇堆不仅通过大量的信件直接指导中国建立卫生人员训练所和国立生理研究所,还领导美国医药援华会组织美国和加拿大的志愿医务人员组成战地医疗服务队,配备所需医疗器材和药品,派遣到中国抗战前线。加拿大胸外科医生白求恩,就是其中之一。

许肇堆代表美国民间援华团体和中国红十字会对口组织协调,从人员、技术、资金和物资等方面,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抗战。被誉为“中国生理学之父”、时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长的林可胜曾满怀敬意地表示:“在抗战期间,许肇堆博士成为我最可信赖的顾问和朋友,为我们的战时医护工作解决了成千上万的实际问题,他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鼓励唯一女儿参军上前线

许肇堆不仅全身心投入于各种抗日募捐活动、从多方面援助我国战时医疗工作,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他还鼓励唯一的女儿、年仅18岁的许灵真参军,奔赴抗战前线。

 “听我母亲说,1945年远在美国的外公,通过他的朋友、陈嘉庚的秘书张殊明捎信给我母亲,希望她参军,上前线保家卫国。”张缤说。

许肇堆还带头捐款,几乎将全部积蓄捐出,甚至捐出妻子最珍爱的金项链。许肇堆的孙子许志清说,其旅居美国的姑姑许纯柔与许肇堆接触较多,据她说,有一次家人问许肇堆:“你把积蓄都捐光了,不留点给孩子吗?”许肇堆回答说:“国家都快没有了,留钱财给子孙,有什么用?”

除了对中国抗战时期的军事医疗厥功至伟,许肇堆对中国流行病控制、妇幼保健、医学教育及公共卫生事务和体系的建立也作出积极贡献。1946年,他应当时国民政府的邀请,回国指导中国医疗防御体系的建设,指导帮助中国建立首个病毒研究机构、首个无菌液体机构及儿童卫生研究所……为表彰许肇堆的杰出贡献,国民政府当局分别于1942年、1946年授予其碧玉勋章和胜利勋章。

张缤说,母亲生前曾回忆说,1946年许肇堆回国后,回了趟晋江老家,当时慕名前来求诊的病人多得都能排一个月了,彼时已享誉国际的许肇堆尽心尽力为乡亲们进行免费义诊。

被誉为“菲律宾的科学之父”

除了全力支援祖籍国的抗战,许肇堆对第二故乡菲律宾的科学事业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菲律宾政府几度邀请他为菲律宾科学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彼时菲律宾主管科技和外交的副总统白拉易东盛赞其为“菲律宾的科学之父”。

从美国退休后,他回到菲律宾安度晚年,直至1983年去世。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起,因种种缘故,身处海外的许肇堆,与国内的亲人失去了联系,也未再回国。2018年5月,许志远、张缤等人前往菲律宾科技发展署搜集有关许肇堆的资料,该部秘书长Fortunate de la pena 亲自接待了他们。许肇堆是菲律宾科学发展署的首位顾问,在许肇堆诞辰100周年时,菲律宾科技发展署还专门举办了许肇堆生平事迹展,编写了80多页介绍许肇堆事迹的专辑,文中称他是“菲律宾科学的先驱和倡导者”。

1957年4月,许肇堆应邀回菲律宾指导编制菲律宾国家科学发展规划,他在全菲进行了三个月的深入调研,向菲律宾总统提交了一份发展科学事业的详细报告,所提出的9条建议,全部为总统采纳。菲律宾总统在当年的国情咨询中的16项建议及交给国会优先讨论的12项建议案,也有许多来自于许肇堆的建议,如制定《科技法》依法成立科技管理部门、在全菲律宾中小学开展搜罗科学天才运动、广泛设立全国性奖学金等建议,都得到了落实,有力地促进菲律宾科技的快速发展。

1958年,菲律宾当局根据许肇堆博士(左三)建议成立菲律宾科学发展署.jpg

1958年,菲律宾当局根据许肇堆博士(左三)建议成立菲律宾科学发展署

 许肇堆还被聘为菲律宾总统府科技顾问,是首位华人顾问,在菲律宾社会引发极大的轰动。为了表彰许肇堆对菲律宾科技发展的突出贡献,1967年5月,菲律宾政府为他颁发了“总统奖”,因为他不是菲籍,无法授予“国家科学家奖”,便特地为他设立了“菲律宾国家科技特殊贡献奖”。(感谢许肇堆侄孙许志远、外孙女张缤、孙子许志清、曾外孙李硕为本文提供的大力支持)

 □本报记者黄宝阳 通讯员 庄志阳

 


专家点评

李昭玲:中国侨联原副主席

许肇堆是享誉中外的华人医学科学家,他以杰出的科研水平和医学成就,赢得了国际科学界的尊重,也为华人在海外社会赢得了荣誉和尊重。

许肇堆更是伟大的爱国者,在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斗争中,他毅然走出实验室共赴国难,广泛开展各类国际救援运动,筹集了多达5700万美元的医疗物资援华;他将自己的专业和知识义无反顾地奉献给中华民族,为中国引进青霉素、建立血库、指导创建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抗战筑牢医疗防线;他不仅慷慨输财助战,甚至鼓励唯一的女儿投身军旅奔赴抗日前线……许肇堆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谱写了不朽的壮丽篇章,是海外华侨华人的楷模。

许肇堆指导创建的中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至今仍在惠及中国人民,他身上呈现出的赤诚深厚的家国情怀、无私伟大的奉献精神,更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动力源泉,值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敬仰!

 

版权所有:泉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4646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22号
涉密不上网 上网不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