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泉州市侨联>> 台商区

泉州籍台胞曾凯文以文遥祭亲人

发布时间:2020-03-30 09:50:0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清明遥祭

与旅居澳门、缅甸、新加坡的诸堂兄弟及侄孙辈清明节回乡一起祭扫祖先的惯例,因疫情肆虐而取消。

儿子安慰我说可以网上云祭扫,由此启发我以书祭扫。连日来因清明节的临近,先辈们尤其是祖父祖母打造的百年基业“全宛照相馆”及家族荣誉,给后辈留下的勤劳俭朴、艰苦创业等家训,清晰涌现在脑海里……

祖父母是家族的骄傲,其道德风范,有口皆碑。我想先追思默默付出的祖母:

祖母蔡氏名仙,洛阳东莲人,十二、三岁嫁入曾家,当时粗桶还担不离地,就开始农耕种地。她持家有道,生育五男二女,耕耘十几亩土地,因为勤俭持家,得以让祖父专心致志于事业,使东园“全宛照像馆”生意红红火火,家族也逐渐成为惠南一带的望族。

祖母常年穿粗布漂染黑色衣服,黑纱束结头巾。黑色不怕脏,免得常洗易破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洗涤次数,延长穿着的时间,而节省开支。学龄前有次父亲把我送回祖家塘边,说是去吃五谷粗粮比较有营养,当时回祖家跟着二婶和祖母一起生活。记忆中的祖母(因为三婶白天生产队劳动,晚上要照顾幼小的儿女)每晚都是操持家务最迟的,既要打扫鸡鸭舍饲养猪,又要洗刷锅碗。当时我和堂兄文广在阁楼睡,只听见祖母穿着木屐的声音,在东榉头(三婶家)灶台传来了金属环涮涮的洗锅声音,然后嘎嘎的木屐声又到西榉头(二婶家)传来涮锅声,在她提着昏暗的煤油灯回房间之前,总要大声地呼唤:“文腾、文广啊,你们还不睡觉,又点灯点烛在浪费番油”。

祖父常说:“火点双条芯,有钱也没万金。”这就是祖辈留下的勤俭治家格言。

父亲说,解放初期,我们家在东园镇“全宛照相馆”已是生意兴隆,当时的照像材料也是祖母一人负责到泉州采购。每次去泉州,祖母怀揣着两三百元,天未光狗未吠就起床,带上自备的蒸熟地瓜及开水灌,步行到泉州。当天来回六十多公里,她没有花一分钱点心或买一滴水饮。她这样节衣缩食、勤劳俭朴,创造了殷实的家业。

记得学龄前有一次回塘边,和孩伴嬉戏时不慎摔倒在厝前水沟内,一时晕迷过去,当时是祖母把我抱起灌汤水才慢慢苏醒。我还很虚弱,祖母一人就背着我回东园,到了东园上仑路段,祖母气喘吁吁问我:“好点没有?”我回答说:“好了”。她说:“好了你自己下来走可以吗?”我想伏在奶奶背上好舒服,不想下来就说:“有好些,但还不能走路。”于是祖母默默地慢慢地背着我到东园。俗话说:路头灯芯,路尾铁锤。当时祖母已经是65岁高龄。今天想起来,尤其愧疚于心。

1970年,祖母卧病在床,东园的邻居张兼姑来探望她,祖父煮面线给客人点心,又盛一碗给堂弟文仲吃,我刚好从外面回来,病榻上的祖母用虚弱的语音对祖父说:“都是咱的儿孙。”示意祖父把要留给她吃的还有8分碗的稀面线盛给我吃(记得面线汤里还掺有发菜)。那慈爱的语音,伴随着细软甜美的面线发菜汤植入我幼小的心田,融入血液,烙在记忆里……

青山常在,列祖列宗长眠,愿这饱浸思念的铅字,借助网络微信,化作片片的纸钱,传递给远方家山长眠的祖先,倾诉我对先人的无限思念和景仰之情!

愿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庇荫家族兴旺发达、子孙绵延、福泰康宁!

唯愿疫情早去,天下安宁,春暖花开,万民安业!

谨借骆愉老师的诗遥寄追思:

雨润清明祭祖先

网上诗花与祭飄,鄉愁寄去慰心朝。

舉香對話通泉下,世俗猶存依舊韶。

世俗猶存依旧韶,同堂曾氏集乡侨。

文章一卷千声唤,泪语春温向碧宵。

 

曾凯文    

庚子年仲春于台北三省堂

2020年3月22日   

 

(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侨联供稿 )         

版权所有:泉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4646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22号
涉密不上网 上网不涉密